生意通

桂林永福竹编:竹葫芦里的福文化

   2022-08-08 桂林日报社全媒体3020
导读

竹子经过劈、削、拉等工序后,便成了用于编织竹葫芦的篾条,接下来就要起底了。近60岁的黄增才坐在窗前静静编织,一个完整的竹葫芦大约需要二十天才能编好。从他的爷爷辈起,家里一直流传着竹编的手艺,从最初的渔具到农耕用的箩筐、簸箕,再到如今他痴迷于编织葫芦

黄增才在补充花格装饰。 记者周文琼 实习生刘禹均 摄

竹子经过劈、削、拉等工序后,便成了用于编织竹葫芦的篾条,接下来就要起底了。近60岁的黄增才坐在窗前静静编织,一个完整的竹葫芦大约需要二十天才能编好。从他的爷爷辈起,家里一直流传着竹编的手艺,从最初的渔具到农耕用的箩筐、簸箕,再到如今他痴迷于编织葫芦,时光的记忆都在编织中被唤醒……近日,桂林市人民政府公布了桂林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永福竹编被列入其中。黄增才说,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喜欢传统的手工艺。

“珠江口村过去是从大圩毛村迁过来的,我们的先辈都是漓江边上的船上人。”黄增才的记忆中,从他的爷爷辈起家里就开始会竹编了,但那时多是用于制作渔具。他的父亲则擅长于制作箩筐等农具。由于家里一直流传竹编手艺,黄增才过去还办过竹艺加工厂,加工竹制的建筑材料。真正开始制作竹葫芦是近10年的事。

8月5日,记者来到永福县珠江口村黄增才家,葫芦是家里最显眼的装饰,厅堂、楼梯转角等都有葫芦装饰。葫芦谐音福禄,因此常常寓意吉祥如意,黄增才编织葫芦也是此意。

葫芦的制作工艺不算复杂,却需要格外细致。一根竹子经过劈、削、拉,可以拉出上千条篾丝。竹篾按照一定的编织方式一层一层起底,在编出了葫芦形状后,有近二十种编织手法,可编织出不同的花纹,如麻花编、格纹编等。“编葫芦时在收口处最难,它编织的面积小,竹丝容易断。”

黄增才说,永福本是福寿之乡,竹编葫芦丰富了当地的福寿文化。他希望这些手艺能传承,更希望人们在了解传统手工艺中了解属于这块土地上的文化。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68syt.com/news/show.php/itemid-5031/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