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通

缕缕竹丝编出致富梦

   2022-09-21 红网3450
导读

“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一首《小背篓》让湘西走进人们的视野,湘西竹编这一技艺,也逐渐被大家知晓。湘西地区山清水秀,漫山遍野都生长着竹子。

“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一首《小背篓》让湘西走进人们的视野,湘西竹编这一技艺,也逐渐被大家知晓。湘西地区山清水秀,漫山遍野都生长着竹子。


自古以来,山里的人们就用竹子编织竹篮、竹床、簸箕等各种生活用具。其中,用得最多的就是竹背篓,它就地取材,既环保又轻巧还便宜。过去,每个村庄都有一批能工巧匠成年累月地编织着竹背篓。这些竹背篓,既可以背东西,也可以背小孩。过去山区交通不便,用背篓背着小孩走路很方便,还方便干活。夏天,竹背篓清凉透气,冬天,垫上被子,背篓里又是一个暖和的小世界。可以这样说,以前湘西山区的小孩儿,是在竹背篓里长大的。



竹背篓里盛着的是山里孩子的童年记忆,是一种世代流传的生活习俗,也是一种很有乡土特色的文化遗存。虽然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大量的工业产品代替了传统手工艺制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竹编产品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竹器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湮灭,反而在农业人口持续锐减的当下,显现出强劲的生命力。


在张家界市桑植县瑞塔铺镇就坐落着一家竹器铺,两间临街的店铺里挂满了背篓、簸箕、米筛、箩筐。看见精致的竹器,笔者和同事都不禁停下了脚步,见我们询问,老板热情地介绍起自己和他的竹器铺。老板名叫彭长治,55岁,空壳树乡人,来此开店已经十一年。在此之前,他在瑞塔铺摆摊卖竹器已经多年,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他的店铺也由一间小门面扩张到两间。彭长治说,他只读过小学,家境贫寒让他“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从12岁开始,他便跟着父亲学做篾匠,15岁他便出师了。一般的篾器活儿他都能独立完成,背篓、寮箕、簸箕、大米筛、箩筐……这些器物,他都信手拈来,做得有模有样。本来彭长治学得一身好手艺,人又老实可靠,获得不少姑娘的青睐。没料到19岁时一场意外,竟使他双腿瘫痪,俊俏的少年郎再也无法正常行走,原本开朗外向的他变得消沉悲观。但生活还要继续,所幸他还有手艺傍身,生计尚能维持,篾匠也就成为了他的终生职业。没过几年,他便遇到了现在的妻子,顺利地结婚、生子。



一根竹子,从竹子到成品,要经过截竹子、刮节、剥篾子、烤料、编器身等10多道工序。彭长治的店里堆着竹子、竹片等材料,一张木板凳、几把工具刀,竹器店里弥散着竹子的清香。一个篾制品要猫着身子忙活一两天才能完成。日积月累,彭长治手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伤疤和厚厚的老茧。平时,彭长志就坐在地上编织,不干活的时候他就在躺椅上休息。暑假时,学校或团队会组织前来参观学习竹编,每当这个时候彭长治就十分开心,做东西也更起劲,因为他感觉又找到了作为竹编匠人的价值所在。


现在,彭长治的身份既是“民间匠人”,同时又是生意人。原本他每天都要自己动手织篾器,但现在生意很好,一个人做不过来,于是彭长治的店子成了周边地区竹器的“集散地”,很多篾匠把自己农闲时织的篾器批发给他,自己图个自在。他也不满足于瑞塔铺镇一方天地,时常趁着赶集日,雇上小货车拖上他的竹器,前往周边空壳树、走马坪等乡镇,贩卖他的竹器和批发的一些木器。据他所说,生意好时一天能卖几千块钱。



很多东西在传承的时候都会根据时代的需求而做出相应改变,竹编也不例外。彭长治做竹编的这些年,竹编的呈现形式正在慢慢地变化。竹编的品类已经不局限于背篓、箩筐等日常用品,而是往精致、优雅的工艺品靠近。彭长治虽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工艺制作,但他不断精进技艺,发挥自己多年的竹编经验,钻研出了许多实用与美观兼并的、精致优雅的工艺品,如陪嫁用的玉背篓、适用于现代家居装饰的小竹筛、小簸箕、带有张家界字样的小竹筐、竹篮等等。彭长治不断尝试,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竹编工艺品。



“玉背篓之所以叫玉背篓,是因为它做工复杂,就像玉一样贵。”彭长治自豪地告诉我们,很多老板来买他的工艺品,有些用于家装,有些用于收藏,一买就是几千块钱。其中最贵的是陪嫁的玉背篓,做工最复杂的单价能卖到一千元。据他描述,玉背篓分多层,每层的编法都不一样,中间层20厘米宽,均匀地编织了透气孔,每个孔1平方厘米左右,能穿过一只筷子,背篓的最底部编织了红色的喜字,不过遗憾的是当天他店里没有最贵的玉背篓了,这个昂贵的玉背篓也只能存在于想象中了。


近年来,随着国潮文化的普及和影响深入,东方传统美学正在成为全球的关注点,竹编、书法、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追捧。湘西竹编是湖南省省级非遗项目,并且于2021年1月入选湖南省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张家界市民族传统存续良好、文化积淀丰厚,更是为竹编这一非遗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随着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到来,竹编技艺与产品也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竹编匠人们也在着力探索一条“非遗+文旅”的非遗传承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特色路径,让非遗文化为城市发展续航,并为张家界市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提供强劲助力。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68syt.com/news/show.php/itemid-5136/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