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通

李凤英:以竹为马,编织璀璨生活播

   2022-12-01 湖北日报3100
导读

2022年“荆楚工匠”名单揭晓,土家精细竹编技艺第三代传承人、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李凤英实至名归,榜上有名。

      今年62岁的李凤英现居渔洋关镇三房坪村,丈夫李秀云的爷爷李文现生前曾是当地有名的竹篾工匠,以编织镶边筛篮和红绿条纹土家背篓为家传绝活;公爹李天柱承继家族工艺,使用的竹篾更加薄、软、韧,还独创土家摇篓、竹篾灯笼编织产品。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岗后的李凤英开始认真学习竹编技艺,“那是在五峰开馆子的时候,有个竹编老艺人在我餐馆吃饭,卖的是竹编茶具,我就出200元钱把它买下来,回家后拆了编,编了又拆,终于弄懂了竹编技法,一边研究,一边想,家里祖辈们都是当地有名的篾匠,何不去学竹编?”李凤英说。在公爹李天柱和幺爹李天池悉心指导下,李凤英开始走上竹编之路,最终练得一手绝活,她能将一厘米宽的竹片分解为最多40根丝线,比头发丝还要细,并取用大山里的铁核桃树皮,加工成黑色原素丝线饰以配色,精心编织书法、字画,把传统竹编技术发展成为一种竹画文化,一种欣赏价值和市场价格极高的特殊工艺品,其分丝和编织技术获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国家发明专利。2018年,五峰精细竹编技艺被公布为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李凤英随后成为这一项目的市级非遗传承人。

       李凤英的精细竹编技艺,包含选竹、分层、煮篾、防蛀、拉丝排版、编织成品等二十多道工序,还要应用提花技术,通过虚实、明暗变化,使作品清秀、淡雅、栩栩如生,似娟似锦,精细效果和艺术神韵宛如丝绸质地。经过不懈努力,李凤英的竹编画声名远播,其精心制作的《圣水观音》,在新加坡以16万元售出。在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评选中,李凤英创作的《隐形观音》成功入围。

     “凤姐展英华巧手点燃工匠梦,竹编扬魅力慧心织出土家春。”11月24日,记者在五峰李凤英的非遗工作室里采访,看到了墙上挂的这副由省楹联协会专家撰写的对联,可以说是对这位土家手工匠人的准确概括。工作室里,展出了李凤英的多幅代表作:竹编艺术品《兰亭序》,系用5848根竹丝精编而成,该作品呈现出书法和国画的底蕴,体现了传统的艺术风格,李凤英带着它参加了三届全国性的文化博览会;竹编艺术品《隐形观音》,用5658根竹丝精制而成,净重仅5克,          “如果把它从高处抛下,它不会马上掉到地上,而是随风飘荡。”李凤英说,它的另一奇妙之处,是在不同的光线和不同的角度下观看,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有时候还会隐身,展现了李凤英的精湛技艺。

        一花独放不是春,李凤英的精湛技艺让五峰竹艺闻名全国,也给大山中的传统艺人带来福音。通过推介,孤寡老人陈高怀,身怀绝技且以捡废品为生,现在被推荐到湖北省博物馆修复竹编文物;贫困人口胡长兴被聘请到云南省昭通市民族学校任辅导老师;残疾人罗培双,谢生堂被邀请到宜都青林古镇办起了非遗竹编厂。李凤英相继成为“荆楚楷模”“中国好人”,此前,李凤英的父亲罗官章也被评为“中国好人”,父女两代都是“中国好人”,被传为佳话。

目前,李凤英带领五峰的近百位竹艺匠人,其中包括17位贫困人口、4名孤寡老人和3名残疾人,大家抱团取暖,通过线上平台和实体店,推介五峰竹艺产品,年销售作品近五万件。为了更好地传承竹编技艺,下月14日,五峰文化馆和非遗中心还将举办精细竹编技艺编织大赛,李凤英正在动员和组织匠人们参赛。

土家风情(竹编) 李凤英制 作

五问“守艺人”:

记者:您的座右铭是什么?

李凤英:择一事,终一生。

记者:从事这项手艺有多长时间了?是从谁手上学的?

李凤英:1997年我下岗以后,再次和竹艺结缘。从此寻根问祖,到各乡村部落,到全国各地开始拜师学艺。

记者:请讲讲守艺史上亲身经历的小故事。

李凤英: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精美的苏绣是一针一线慢慢“画”出来的,便尝试着自己作竹画。但竹画不同于普通的竹编,需要有一定的绘画功底,我便重新当“学生”,拜师学艺,从零开始学习美术。为了制作竹画,需要先将竹片分成薄片,我尝试了很长时间,都没成功。采花乡87岁的一位姓陈的老篾匠知道后,带着我去竹林辨识竹龄,通过多次摸索最后发现,只有2年生的竹子,其柔韧性才最适合分片。

记者:为了传承和弘扬这门手艺,作为传承人,您做了哪些工作?

李凤英:我爱竹艺初心不改,二十多年的守望锻练了我坚忍不拔的意志,也留下了很多遗憾,这些年我和老公一直在为传统艺人做义工,帮助他们建工作室,帮助他们设计产品,到旅游景区摆摊设点进行展销,尽传承人的责任。

记者:这门技艺在传承上还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李凤英:多年来我有一个梦想,就是通过我的技术培养一批省级工艺大师和市级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把精细竹编发展成文化旅游产业,把家乡建设成竹艺之乡,但是我的梦想在实践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主要是传承十分艰难,需要经费支持。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68syt.com/news/show.php/itemid-5386/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