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通

一季度信贷超预期背后 浙江银行业护航“拼经济”

   2023-04-21 钱江晚报1690
导读

【开栏语】“新春第一会”“出海抢单”“跨省抢人”,今年一季度,浙江经济回升向好、预期转强,实现了开门稳、开门好。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浙江多家银行紧紧围绕“拼经济”工作要求,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

【开栏语】“新春第一会”“出海抢单”“跨省抢人”,今年一季度,浙江经济回升向好、预期转强,实现了开门稳、开门好。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浙江多家银行紧紧围绕“拼经济”工作要求,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要冲刺”的干劲,切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支持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和社会融资数据,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整体来看,一季度宽信用效果持续显现,信贷投放顺利实现“开门红”。


记者近日走访调研多家金融机构,深入了解我省银行业金融护航“拼经济”故事。总体而言,一季度我省银行业聚焦实体经济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普惠小微扶持,主动靠前服务,强化资源供给,在助力拼经济挑大梁中展现金融担当,赋能加速企业复工复产进程,市场信心稳步提升。


图为杭州银行客户经理正在服务小微企业。


“下游企业的回款目前存在3-6个月的账期,上游供应商和生产厂商给予核心企业的账期为1-3个月。如果不是浙商银行给我们定做的这一套金融服务方案,我们真的要急死了!”看到资金问题迎刃而解,杭州这家科技制造企业负责人终于放下心来,接下去,他们将加足马力放手生产经营。


一季度,我省多家银行跑好开局第一棒,为实体经济发展送上金融“暖风”,赋能企业生产经营按下“快捷键”。


加码“一号发展工程”


数字经济是浙江发展的一张“金名片”。在“新春第一会”上亮出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后,我省又在近期召开全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大会,为新起点新征程推动数字经济再提质、再升级,发起全省动员,释放冲刺信号。会议明确指出了要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走出全球数字发展道路提供浙江范例。


金融机构在助力我省数字经济领域同样走在前列。


“多亏了‘科技贷’,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川核科技总经理刘奕江高兴地说。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元宇宙领域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元宇宙产品已经落地全国300余所学校,60余所展馆、科技馆、博物馆等,服务用户人次100万+。


刘奕江告诉记者,公司今年在发展的快车道上,新的项目需求非常多,需要有新的研发投入,但由于公司属于轻资产运营,缺少抵押物,融资有一定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杭州上城区科技局通过科技企业贷款风险池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需求,兴业银行杭州管理部作为4家合作银行之一积极参与该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缩短审批时间、加快审核流程,帮助企业尽快获得贷款。


从审批到放款,兴业银行杭州分行两周内就为川核科技发放贷款500万元,刘奕江表示,“这笔贷款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同时也让企业享受到了低利率以及政府贴息的帮助。”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根据产业政策,上城区政府将对这笔贷款给予一年期LPR利率50%的贷款贴息,同时,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又给予27BP的下浮,川核最终可享受到1.56%的综合贷款利率,大大节省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服务川核科技这样的企业,是兴业银行杭州分行金融加码“一号发展工程”的缩影,截至今年3月末,该行已与省内1200多家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建立了授信合作,融资总额近700亿元。接下去,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将继续乘着浙江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东风,在今后三年内,力争服务科创企业超3000家,累计投入资金超1500亿元。


金融活水流向制造业车间


浙江是制造业大省,一季度以来,我省银行业加大服务制造业力度,全力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浙商银行杭州分行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深耕供应链创新金融服务,将金融活水引入产业链条,同时聚焦制造业,加大实体经济新增贷款投放,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达43.83亿元,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浙银”力量。


杭州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型智能企业,其核心产品为PCB板加工协同制造平台—协同制造ECMS智能系统,能实现跨区域、跨工厂的分布协同生产,优化了国内PCB厂家的生产产能,公司主要服务对象为消费电子、通讯设备、工业控制等行业。由于企业资质优良,市场需求潜力大,在今年春节后,公司逐步进行复工压力测试,并与产业链上下游恢复生产合作。


市场需求旺盛,但是作为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回款和应收账不能及时触达,“下游企业的回款目前存在3-6个月的账期,上游供应商和生产厂商给予核心企业的账期为1-3个月。导致我们企业和子公司的生产厂商短期内可能会存在资金压力。”这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当时直呼着急。


浙商银行杭州分行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联系公司,打通企业融资的堵点痛点,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对接企业,跑进实地尽职调查,为该企业及上下游供应链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套金融服务方案。


某省PCB工厂、精密电路作为核心企业的子公司,是供应链上游的生产加工厂商,需要向原材料供应商采购,企业的现金流主要来源于核心企业向其支付的成品采购费。今年一季度,浙商银行杭州分行针对企业现状,结合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上下游贸易背景,为企业新发放了1000万元的授信支持,客户足不出户就能获得议付资金,及时满足企业复工后的原材料采购的需求。


同时,浙商银行发挥了其独特的金融顾问的优势,下沉服务,走进企业,为企业量身定做金融服务方案,了解到这家信息科技公司作为杭州市准独角兽企业,对银行融资有较高的要求,包括融资价格、业务办理效率等,浙商银行杭州分行为其量身定制了数字信用凭证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实现买方付息,可大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浙商银行的数字信用凭证产品具有线上开证、议付直通车等功能,提高了融资的便利性和快捷性,满足了企业的大部分需求。


后续,浙商银行杭州分行将发挥供应链金融产品优势,深挖客户需求,打造丰富的特色融资产品,以优化资金流在供应链条各个环节的流动与配置,实现供应链财务成本最小化的综合需求。


小微信贷服务送上门


量大面广的小微信贷,进一步助力浙江民营经济焕发活力,一季度,我省金融机构持续增加普惠小微信贷投放,送服务上门、树发展信心,让普惠金融成果惠及民生。


“银行现在效率居然这么高!这下安心了!”出租车司机张师傅拿着新鲜出炉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很是兴奋,从向杭州银行申请信用贷款到顺利提车仅仅花了一天时间,而这一天解决了张师傅纠结了近一年的烦恼。


去年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新政,正式启动出租车“油改电”工作,以车辆更新换代为切入口,推动杭州市出租车行业优化升级,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得到新政消息的张师傅十分心动,随着92号汽油价格水涨船高,他每天开车的收入减去油耗及承包费后仅仅只能赚个饭钱,更换新能源车可以大大减少出租车的燃油成本,以一天跑300公里来算,每天可多赚100多元。但相对于燃油车,新能源车偏高的价格让张师傅感到换车心有余而力不足,迟迟没有跨出这一步。


杭州银行杭州小微信贷中心在交通运输局发布新政后,第一时间对出租车行业开展了市场调研。围绕出租车客群的行业特性、盈利能力、风险因素和信贷诉求,定制了“巡游出租车批量授信项目方案”,将普惠金融和绿色信贷有效融合,司机师傅在家点点手机,就能申请到三年分期的纯信用贷款,不仅申请简便,分期还款也极大缓解了司机师傅的资金压力。张师傅就是在今年3月接触到杭州小微信贷中心这款定制方案后立马在线申请,顺利将10万元的一次性购车经营压力分解到3年,每个月仅需支付3000多元的月供,实现了换车自由。


区别于传统经营性贷款办理业务资料多、流程长,杭州银行推出的巡游出租车专属贷款充分发挥了数字普惠优势,客户经理携带PAD登门作业,出租车司机扫码申请,通过PAD现场上传资料、系统模型预审后即可在线审批,审批通过后出租车司机通过手机银行自助签约放款,全程不超过一小时。


资金问题得到解决,新能源车上路运营,“油改电”运营补助即将到位,目前已有近五十位像张师傅这样的司机在杭州银行获得了信贷支持。优质的产品,高效的服务让广大出租车师傅感受到了金融便利,同时,也为杭州绿色交通更添一份力。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68syt.com/news/show.php/itemid-5871/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