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通

做竹编70年,是坚守,是乡愁

   2023-11-16 网易1770
导读

做竹编70年,是坚守,是乡愁

竹编自古就是经济区北城街道西贾庄村人娴熟的手艺。今年84岁的西贾庄村村民李先夫是一位与竹篾结下一生情缘的竹编艺人,他的篾匠生涯在指尖"走过"了70年。

李先夫粗糙的双手在竹篾间游走穿行,在制作中感受竹编带来的快乐。

  "祖辈传下来的活要继续做下去。只要我还做得动,就把篾匠这个行当做下去。"对于李先夫来说,竹编不仅是他"吃饭"的手艺,更是他心底最深情的坚守、最浓厚的乡愁。

  11月13日早上7点,李先夫吃过早饭,便坐在客厅里忙活起来。他低着头,粗糙的手在竹篾间游走穿行……经过开竹、破篾、编织等多道工序,一个圆形的竹筛便展现在眼前。

  李先夫身后的架子上,各种各样的艺术品琳琅满目,更有造型各异的竹编制品,新颖别致。

李先夫在破竹剖片。

  李先夫介绍,竹编工艺讲究的是技术性和艺术性,从一根竹子到一张竹制沙发就要经过选竹、裁料、打节、填沙、造型、打孔、组装等多道工序。制作出来的竹制品没有一根螺丝钉,不沾一滴胶水,却能完美贴合,不留一丝缝隙。

  竹编手艺是个技术活,更是个伤手的活。李先夫双手上的累累伤痕,便是经年累月竹编留下的"印记"。"我十来岁就跟着父亲和村里的老人学习竹编技艺。这几十年,从来没有停下竹编。"李先夫说,在他的记忆里,西贾庄村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竹编,他们所做的竹制品远销全国。在艰苦的岁月中,他靠着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家6口人。他的双手也在不间断的劳作中被竹条磨得非常粗糙。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项手工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直到今天,他仍没有停下编制。

李先夫展示做好的竹篮、竹筛。

  李先夫竹编制作过程中,所用的工具就是一把简单的篾刀,把篾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一层一层分出,直至得到薄如蝉翼的竹丝。他告诉记者,在这过程中,竹篾的厚薄、粗细,主要是靠手腕的力度和手指的把控。

  "不管编什么形状,只要在脑子里过一遍,就知道怎样编出来效果最好。"李先夫善于动脑筋,平时看到什么,他也会研究研究,想着怎么编制效果更好。"你看,我现在编制的这个竹筛,一个可以卖到30元,做好了,客户会自己过来拉。"李先夫笑着说。

  "随着社会的进步,竹编制品渐渐被塑料、不锈钢制品代替,很多人都不再做这个手艺活。但我总是感觉放不下,一直在坚持。"李先夫说,这些年,竹编手艺人越来越少,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进入这个行业,把精美的竹编工艺传承下去。

  竹编是过去也是未来。如今,对于李先夫来说,他已不单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竹编也不仅是他谋生的手段,更是他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传承。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68syt.com/news/show.php/itemid-6210/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